广西的钨矿经20世纪初发现后已有开采出口,正规的矿产地质勘查起于1955年,至2003年底,查明大型矿床2处、中型矿床4处、小型矿床16处。主要分布在桂南的武鸣、博白,桂东北的钟山、资源和桂北的罗城、南丹等县。赋矿层位有泥盆纪、寒武纪、丹洲群的碎屑岩、碳酸盐岩和加里东─海西、燕山期花岗岩中。共伴生有锡、钼、铋、铜、铅、锌、锑和金、银、钽、铌、铪、镓、铟等矿产。成因类型复杂,主要有与岩浆作用有关的矽卡岩、热液型和与热卤水作用有关的层控型钨矿床。矿石的矿物组分有:黑钨矿、锡石、毒砂、黄铜矿、闪锌矿、黄铁矿、白钨矿、辉钼矿等。累计探明三氧化钨资源储量39.8万吨;保有三氧化钨资源储量32.3万吨,位居全国第四。
广西最早的钨矿开采始于民国4年(1915年),开发宾阳一带的钨砂矿提供出口。民国17年后,恭城栗木、钟山珊瑚、灌阳、武鸣、贺县、藤县等地钨矿发现后,均有矿民组织小规模开采。新中国成立后,主要由平桂矿务局开采珊瑚、烂头山等地钨矿,其次地县开采大明山、牛塘界、平峒岭等矿区。1958年后重点发展恭城栗木钨矿,形成采矿710吨/日、选矿400吨/日的生产能力。20世纪60年代以后,平桂矿务局珊瑚矿区、水岩坝烂头山矿区和大鸣山钨矿、牛塘界钨矿、兴安县钨矿以及南宁硬质合金厂、钟山永丰冶炼厂相继建成投产,到1990年全区钨精矿产量达2405吨/年(总产量54966吨),三氧化钨1300吨/年,硬质合金80吨/年,矿用合金钎头40万支/年。1991年1月,国务院将钨矿列为国家实行保护性开采的特定矿种,实行有计划开采。1991~1999年钨精矿分别年产量为:2177吨、2155吨、680吨、346吨、500吨、605吨、1521吨、79吨、24840吨,但仍保有相当的生产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