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爱生命是人类的共同愿望。残疾预防对保障健康、促进人口、资源、环境、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我国政府一贯重视残疾预防工作,与过去十几年相比,我国人口的健康水平发生了巨大变化:一些致残性传染病得到控制、消灭或接近消灭;慢性病管理已纳入基层卫生服务机构职责,现代康复医学取得长足发展,人口平均预期寿命已达国际前列水平。然而,由于人口增加、老龄化进程加快,以及慢性疾病、道路交通事故、意外伤害等致残因素的增加,导致我国残疾人口规模呈现上升趋势。
残疾给个人和家庭带来巨大痛苦和各方面的压力,直接影响着他们生活质量的提高;残疾人口规模关系到国家人口素质和社会成本支出。但是,残疾不是注定要发生的,也不是不可控制的。有法律法规的保障、政策的指导和科学技术的支撑,更重要的是社会大众掌握了残疾预防的基本知识方法,我们就可以有效地防止或减少残疾的发生,控制和降低残疾的严重程度。
一、概述
1、什么是残疾预防?残疾预防是针对常见的致残原因,如遗传、发育、外伤、疾病、环境、行为等危险因素,采取有效措施和方法,预防或减少致残性疾病的伤害的发生,限制或逆转由伤病而引起的残疾,并在残疾发生后防止残疾转变成残障。
2、为什么说残疾的发生和发展是可防可控的?人类虽然不可避免地要发生残疾,但可以防止和控制残疾的发生和发展。世界卫生组织指出,利用现有的技术就可以使至少50%的残疾得到控制或使其延迟发生。我国实行计划免疫后,有致残作用的四种传染性疾病(脊髓灰质炎、麻诊、白喉、百日咳)的发生率大幅度降低,减少了这些疾病所导致的残疾在儿童中发生率;我国也在不断减少营养不良、微量元素缺乏、维生素A缺乏、碘缺乏导致的残疾;提倡优生优育,可以减少先天性残疾的发生;脑卒中患者通过早期康复,90%能够达到生活自理,避免或减轻残疾;脑瘫儿童如能早期干预,半数患儿可显着改善功能;开展康复医疗,也能使大量残疾人得到不同程度的康复,减轻残疾造成的功能障碍。
二、视力残疾的预防
1、什么是视力残疾?视力残疾是指由于各种原因导致双眼视力障碍或视野缩小,即使经过药物、手术治疗及标准的屈光娇正后仍有视功能损害,双眼中的好眼最佳矫正视力(戴适当的眼镜后的视力)小于0.3或视野半径小于10度,以致难以用平常方式从事普通人所能从事的工作、学习或其它活动。视力残疾包括低视力和盲。双眼中好眼的最佳矫正视力0.05~<0.3为低视力,<0.5~无光感为盲。
2、导致视力残疾的原因主要有:白内障、视网膜色素膜病、角膜病、屈光不正和青光眼。儿童与老年人视力残疾的发病原因和发病率相差很大。儿童致盲及低视力的主要眼病是先天性遗传性眼病(占60%以上),其次是屈光不正、弱视、白内障、角膜病、视网膜色素膜变性、眼外伤等;老年性致盲及低视力的眼病主要是白内障、角膜病、青光眼、老年性黄斑变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3、怎样预防视力残疾?⑴优生优育。进行婚前检查及优生遗传咨询、注重孕期及围产期保健是避免遗传性及先天性眼病发生的最好方法。⑵改善视觉环境(合理采光、提高对比度)和养成良好的用眼习惯(不长时期近距离用眼;不在卧床、乘车、走路时看书;学习时身体距离书桌一拳、食指距离笔尖一寸、眼睛距离书桌一尺)。⑶加强防治眼外伤的宣教,要对生产、生活及运动中能造成眼外伤危险因素进行防范。如电焊时要戴防护眼镜、帽盔或保护盾;禁止斗殴、乱射弹弓、乱投石子、乱放烟花爆竹,不要让儿童玩弄锐利玩具或接触危险物品。⑷弱视治疗越早越好,治疗方法主要是针对病因并且个性化,强调戴眼镜,精细作业锻炼患眼,合理适当抑制健眼。⑸早产儿视网膜病变发生在出生时体重轻的早产儿,特别是合并呼吸障碍及大量吸氧的早产儿,是一种致盲性眼病。出生孕周≤34周或出生体重≤2千克及患有严重疾病的早产儿应在出生后4周或矫正胎龄32周接受首次眼底检查,以便早期发现并及时采取冷凝、光凝、手术等治疗。⑹强光下配戴遮光镜避免光损伤,禁烟限酒、控制血压、血糖、血脂,可以减少患老年性黄斑的危险。⑺发现糖尿病后应在内科医生指导下严格控制血糖,并定期去眼科检查眼底,一旦出现病变,及早进行光凝,防止发展致盲。
三、听力言语残疾的预防
1、听力障碍分为4级:26―40dB HL为轻度;41―60 dB HL为中度;61―80 dB HL为重度;大于80 dB HL为极重度聋。
2、如何预防耳聋?⑴传导性耳聋是指声音传入耳内的途径发生障碍而导致的耳聋。预防措施:保持外耳道清洁,防止外耳道损伤。感冒时切忌用力擤鼻涕而使鼻腔内的鼻涕进入中耳引起中耳炎。小月龄的婴儿要防止呛奶。游泳前用浸有凡士林膏的棉花堵塞外耳道口。若外伤、爆破声导致鼓膜穿孔,应及时就医。如患急性中耳炎,要及时就医并彻底治疗。⑵感音神经性耳聋是指由于内耳毛细胞或听神经、听觉中枢发生病变导致的耳聋。对因环境因素的,可通过预防感染、加强孕期与围产期保健、避免使用耳毒性药物、避免接触过大的环境噪声、及时治疗全身性疾病等措施减少耳聋发生。对因遗传因素的,要通过对育龄耳聋人群以及已生育聋儿的家庭进行基因检测,针对性地进行婚配前或再生育的遗传咨询和产前诊断等措施降低新生儿聋的风险。⑶先天性遗传性耳聋可通过禁止近亲结婚、不提倡两名先天性遗传性耳聋患者结婚、先天性遗传性耳聋患者可与非遗传性后天性耳聋患者或正常人结婚、耳聋青年男女结婚生育前进行耳聋遗传咨询等措施来预防。⑷孕妇在孕期和产前期一般不要注射疫苗,避免腹部放射性损伤以及热辐射(洗桑拿浴),使用药物要十分慎重,避免使用耳毒性药物。⑸耳毒性药物有:抗生素类(庆大霉素、链霉素、卡那霉素、小诺霉素、乳糖酸红霉素、氯霉素、盐酸万古霉素)、抗肿瘤药物(顺铂、氮芥、博莱霉素)、解热镇痛抗炎药(乙酰水杨酸、吲哚美辛)、抗疟药(氯奎、奎宁)、利尿药(呋噻米、利尿酸)。⑹儿童不随便使用抗生素;老年人、体弱多病及肾功能减退患者慎用耳毒性药物,孕妇禁用耳毒性药物;家族中发生过氨基糖苷类中毒者,其他成员慎用同类药物;母亲因这类药物中毒致聋其后代绝对禁用该类药物;用耳毒性药物应同时用神经营养药以及维生素类。⑺由强噪声或突然发生的强烈爆炸引起的耳聋为噪音性耳聋。要通过控制噪声来源、耳部隔音、卫生监护、听MP3音量不要过大时间不要过长等措施来预防。
四、肢本残疾的预防
1、什么是肢体残疾?是指人体运动系统的结构、功能损伤,造成四肢残缺或四肢、躯干麻痹(瘫痪)、畸形等,而致人体运动功能不同程度丧失以及活动受限或社参与障碍。常见有四肢瘫、截肢、偏瘫、脑瘫、脊柱强直或严重畸形、上肢或下肢部分或全部缺失、单手或双手拇指或其他四指缺失、双足趾完全缺失或失去功能,以及身高不足130厘米的成年侏儒症患者等。致残原因主要有:脑血管病、骨关节病、小儿麻痹症、工伤、交通事故、发育畸形、脑性瘫痪、脊髓疾病、感染和地方病等。
2、如何预防肢体残疾?⑴偏瘫是由于外伤或疾病造成大脑功能障碍,引起一侧身体的感觉和运动功能丧失,有时还有说话、理解、记忆、情绪等方面的问题。定期监测血压、血脂、血糖,在日常生活中注意低脂饮食,严格控制血糖,及时发现高血压,一旦诊断要长期科学服药。同时,加强运动,科学减肥,都可以减少偏瘫的发生。⑵小儿脑瘫是生后1岁以内的某种因素损害了未成熟脑组织造成的残疾,以运动障碍和姿势异常为主要表现。约半数的脑瘫患儿是由于早产引起的。在出生后的头2年,大脑有非常大的可塑性。高危儿受到脑损伤,通过感知运动刺激、科学的早期教育和主动运动训练,可以使没有受损的脑细胞得到充分发育,替代和补充受损的脑细胞的功能,使大脑功能得到代偿。⑶截瘫是由于脊髓结构和功能受到损害,造成损伤水平以下脊髓功能(运动、感觉、反射)的障碍。导致脊柱脊髓损伤原因多为交通事故、工矿事故、高处坠落、运动损伤、暴力行为和肿瘤、结核、畸形等。易发生压疮、排尿困难、自主神经反射亢进阵发性综合症、排便困难、痉挛等并发症。⑷骨关节病是由于关节退化、关节软骨被破坏所致的慢性关节炎。合理饮食能够预防和延缓骨关节病发生,坚持运动可以改善骨骼的血液循环,促进骨骼的物质代谢,延缓骨骼老化进程。晒太阳对预防骨关节病有效。
五、智力残疾的预防
1、什么是智力残疾?是指智力显着低于一般人水平,并伴有适应行为的障碍。包括智力迟滞、智力损害、智力衰退。导致智力残疾的主要因素有:⑴遗传(染色体异常和畸变、先天性代谢异常)。⑵发育障碍(胎儿和新生儿窒息、早产、低体重和过期产、发育畸形、营养不良)。⑶疾病(感染性脑疾病、脑血管病、物质代谢、营养疾患、内分泌障碍、惊厥性疾病、精神病)。⑷创伤或意外伤害(母孕期外伤及物理伤害、产伤、工伤、交通事故、其他外伤)。⑸中毒与过敏反应。⑹不良文化因素(文化剥夺、教养不当、感觉器官剥夺)。
2、预防儿童智力残疾的措施:⑴开展遗传咨询及产前诊断。⑵加强孕期保健,注意营养均衡。⑶提倡优生优育,避免近亲结婚和高龄妊娠。⑷做好儿童保健,注意婴幼儿营养均衡。⑸出生后尽早发现丙酮尿症等先天代谢性疾病,立即开展相应治疗,预防继发智力残疾。⑹社会、家庭和教育系统通力合作,共同为儿童建立安全、健康、具有适宜刺激的成长环境。
六、精神残疾的预防
什么是精神残疾?重性精神疾病属于精神残疾。包括精神发育迟滞、儿童孤独症、精神分裂症、重性抑郁症、老年痴呆等。导致精神分裂症或抑郁症的原因主要有:⑴遗传易感性。⑵不良生活事件(失业、离婚、亲人去世、生意失败)。⑶性格内向,不良人际关系。
躯体疾病会导致精神异常,脑梗塞、脑出血、脑外伤等脑部疾病影响大脑功能,患者会出现不同程度的精神异常。精神病人不一定要住院治疗,但由于精神分裂症和抑郁症属于慢性进行性加重的疾病,因此一定要服药。心理治疗对恢复期和缓解期的患者有效,仅仅是辅助治疗。儿童也会患精神病,对儿童孤独症治疗最有效的方法就是进行特殊的康复训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