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川县自然资源局

1

事项类型

  行政许可

2

基本编码

3

实施编码

4

事项名称

主项名称

乡(镇)村公共设施、公益事业使用集体建设用地审批

子项名称

5

实施主体

灵川县人民政府

6

实施主体

性质

法定机关

7

承办机构

灵川县国土资源局行政审批办公室

8

联办机构

9

办理地点

灵川县银渠路48号灵川政务服务中心二楼国土局窗口

10

办理时间

工作时间:夏 上午9:00-12:00  下午15:00-17:30

      冬 上午9:00-12:00  下午14:30-17:00

11

咨询及

监督电话

咨询电话

0773-6864658

监督电话

0773-6863923

12

设定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1986年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41号公布,200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28号第二次修正)第六十一条 乡(镇)村公共设施、公益事业建设,需要使用土地的,经乡(镇)人民政府审核,向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土地行政主管部门提出申请,按照省、自治区、直辖市规定的批准权限,由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批准;其中,涉及占用农用地的,依照本法第四十四条的规定办理审批手续。

13

实施对象

乡(镇)村公共设施、公益事业建设需要使用土地的单位和个人。

14

行使层级

市、县二级分级管理

15

权限划分

由设区市、县(县级市)国土资源部门审查后,报设区市、县(县级市)人民政府批准。

16

行使内容

经乡(镇)人民政府审核,向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土地行政主管部门提出申请,按照省、自治区、直辖市规定的批准权限,由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批准;

17

通办范围

18

办结时限

法定办结

时限

      20个工作日

承诺办结

时限

18个工作日(地价评估、公告、上报政府、签订合同、缴纳地价款、地籍调查等其他外部工作时间挂起,不计算在承诺办结时限内)      

19

实施条件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第44条、59条的规定,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使用乡(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确定的建设用地兴办企业或者与其他单位、个人以土地使用权入股、联营等形式共同举办企业的审批条件为:(一)符合乡(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二)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兴办企业或者与其他单位、个人以土地使用权入股、联营等形式共同举办企业或者乡(镇)村公共设施、公益事业建设。(三)涉及占用农用地的,应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第44条的规定办理农用地转用审批手续。(四)涉及占用未利用地的,应依据上级下达土地利用年度计划办理转用手续。

20

申请材料

申请材料目录及示范文本详见附件2、3、4。

21

特殊环节

(含中介服务)

环节名称

办结时限

22

审查方式及标准

审查方式:书面审查。标准如下:

(一)申请书(表)的审查标准

1. 对申请人提交的申请书(表)及其相关材料进行完整性、准确性审核;

2.文书应使用钢笔和能够长期保持字迹的墨水填写或打印,做到字迹清楚、文字规范、文面整洁,不得涂改。文书设定的栏目,应逐项填写完整、准确;

3.申请材料中的表格应使用国际标准A4或A3型纸对开正面印制;

4.相关申请表格应由申请相对人、申请单位填写并本人签名、加盖单位公章,没有单位印章的,应由其单位负责人签名。

(二)证明文件等复印件的审查标准

1.其他各项提交的材料应使用国际标准A4型纸打印、复印或按照A4型纸的规格装订;

2.“证明文件”、“身份证复印件”等均为复印件,经申请人签名确认并注明日期,受理人员应现场核对复印件与原件是否一致;

3.申请个人或单位提供的材料应齐全并符合法定形式。

(三)专业材料的审查标准

1.材料要求:审核是否有相关部门的立项、批复等文件,测绘等图件是符合有关规定和要求。

二、审查方式:实地核查。标准如下:

1、查看申请属地位置是否与其他属地位置重叠。

2、查看申请拟用地块是否有权属争议问题。

23

办理流程

详见附件1。

24

数量限制

除产业用地外,其它项目用地无数量限制。

25

收费标准

及其依据

是否收费

收费

收费标准

收费依据

26

结果名称

《乡镇(村)公共设施、公益事业使用集体建设用地批复》

27

结果样本

详见附件4

28

办件类型

承诺件

29

办理形式

窗口办理

30

预约办理

不可预约

31

网上支付

不可网上支付。

32

物流快递

自取

33

运行系统

34

常见问题及注意事项

常见问题:农村道路、水利设施、学校、通讯、医疗卫生、敬老院、幼儿园、村民委员会办公室,不管是使用本集体所有的土地,还是其他集体所有的土地都是允许的,主要地考虑到一些道路、水利设施及学校等,在本集体经济所有的土地内无法安排的,乡(镇)村无集体土地,需要使用村民组织的土地时,也必须统筹安排。注意事项:1.必须符合乡(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乡(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是集镇、村庄建设用地的最高准则,一切建设用地都必须服从,即只能使用乡(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确定的建设用地,不得使用规划中确定的农用地。2.必须依法取得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批准,不论是乡镇企业、公共设施、公益事业还是农民住宅基地都必须依法取得批准。否则都被视为非法占地,必须依法作出处理。3.建设占地与农村土地整理挂钩,严格控制占用耕地。原则上,农民集体建设用地的规模不得再扩大,如需扩大规模或占用耕地,必须对农村土地进行整理,增加有效耕地面积。

35

责任事项

1.受理责任:公示应当提交的材料;一次性告知补正材料;依法受理或不予受理(不予受理应当告知理由)。

2.审查责任:按照政策规定对书面材料进行审查,提出是否同意审批的初步意见,告知申请人、利害相关人享有听证权利;涉及公共利益的重大许可,向社会公告,并举行听证。

3.决定责任:作出行政许可或者不予行政许可决定,法定告知(不予许可的应当书面告知理由)。

4.送达责任:准予许可的制发送达审批决定。

5.事后监管环节责任:分管领导对审批后的相关事宜实施监督管理。

6.其他法律法规规章文件规定应履行的责任。

36

追责情形

因不履行或不正确履行职责,有下列情形的,行政机关及相关工作人员应承担相应责任:
    1.对符合申报要求的申请不予受理、许可的;
    2.将不符合规定条件的予以审批的;
    3.超过法定期限或者擅自增设、变更审批程序或审批条件实施行政许可的;
    4.违反法定程序实施评审,造成经济损失或构成犯罪的;
    5.在履行职责过程中滥用职权、玩忽职守、徇私舞弊的;
    6.在审批过程中发生腐败行为的;
    7.其他违反法律法规规章文件规定的行为。

37

备注